正沉浸在对吴彻明的话语感动之中的疏桐,耳边忽然传来炽热的气息和低沉的声音,脸上瞬间又恢复了血色,而且还更加红润,连忙撒开胳膊推开吴彻明:“没!我没有!”
·
这天中午,吴彻明向唐令展示了自己串串火锅的魅力。很显然,没有人能够抵挡住火锅的诱惑。唐令吃得很是满足,竹签在一旁堆成了一座小山。吴彻明又亲自下厨炸了一只鸡,撒上胡椒和孜然粉,刚刚端上桌,立马就被人给卸干净了。
看见疏桐挤在桌角扒拉着碗里的蔬菜,吴彻明赶忙从锅里挑出来一把肉放在他碗里,又让灶房宰了两只鸽子炖了一小锅参归鸽肉汤给他。平日里疏桐很是喜欢这道汤,但毕竟属于进补的药膳,吴彻明也没有给他多喝。
五个人围着飘着白烟铜锅有说有笑,一边吃着各种串串,一边用长长的竹筷探入翻滚的骨汤中,从里面夹出炖得稀烂的猪排骨。房间里充满了各种食材混在一起的香味,蒸腾的暖意让人暂时忘记了窗外的寒冷。
酒足饭饱后,唐家一行人先离开去了医馆,留下疏桐和吴彻明在店里盘点收成。
唐令走出吴彻明的小店,抬头看了看牌匾——上面用行楷写着“疏桐串串香”五个字。唐巧倩也抬头看了看,笑了笑:“你是不是想,他问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?”
唐令点点头:“永乐市坊内的店铺,大多是以店主之姓命名,用一个孩子的名字作店名,我还是头一次遇见。”
唐巧倩笑着摇了摇头,对唐令解释这其中的含义:“当年吴彻明开这家店的时候很不顺,是疏桐偷偷来找我帮他开店的,吴彻明说自己能开这家店全靠疏桐,所以就用他的名字当做店名。”
唐令撇撇嘴,来了一句:“阿姐,你对那两个人还真是很好啊。”
唐巧倩见自家弟弟吃两个外人的醋,不禁笑出了声:“人家这几年也没少帮咱们的忙,吴彻明帮着阿爹治好了不少人的病。当初也是看他们挺可怜,就让他们留下了。特别是疏桐那孩子,刚来的时候又瘦又小,光是看着就让人心疼。”
唐令知道唐巧倩这几年定是把疏桐当做裴儿来看了,想到这一点,他试探着问道:“阿姐,你知道这两个人的来历吗?”
唐巧倩想了想:“你刚离家去打仗不久后,吴彻明便带着疏桐来了咱们医馆,说是从永乐逃难来的。至于两人从哪儿来,我还真不清楚。”
逃难来的?还是在永乐和萧临的那场大战时来的?唐令沉默不语,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事。
“哦,对了,吴彻明说他们之前在池冥山上住过一段时日,当初可是把我和阿爹吓了一跳,还以为他们是前来索命的孤魂野鬼呢。”
唐巧倩的这番话让唐令也是大吃了一惊,居然还有人在池冥山上住过。
“那,阿姐有没有发现这两人有没有哪些不寻常的地方?可别真是什么不干净的人。”
唐巧倩拍了一下唐令的后脑勺:“胡说什么,都这么多年了,他们要真是什么孤魂野鬼,我会把他们留在咱家留到现在?”
唐令揉了揉脑袋,笑道:“我这不是担心你和阿爹吗,只要阿姐放心的人,那我也放心。”
“这就对了。”唐巧倩和唐令并排走着,唐父背着手慢慢走在两人身后。突然,唐巧倩像是想到了什么,转头对唐令说:“不过,那个疏桐,好像真的有点儿不太正常。”
·
小店的账房内,吴彻明坐在桌前翻起了今年的账本,仔仔细细地从头看到尾。看着看着,他就觉得有点儿不太对劲儿,按说这冬天是店里的旺季才对,收入怎会比起前几个月的少了近一半?
“刘俊,你过来,我有事要问你。”吴彻明把账本往桌上一扔,把这家分店的店长叫了过来。一旁的疏桐见吴彻明面带愠色,走过去拿起账本看了看。
“吴老板,这是怎么了?”
吴彻明指了指疏桐手里的账本:“这个月进的账怎么那么少,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吗?”
刘俊顺着吴彻明手指的方向看向账本,吞了一口唾沫,拿起搭在肩上的毛巾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汗。
“这个,兴许是天气冷,大家都不愿意出门?做生意嘛,都有淡季和旺季……”
“是吗,那你说说,这冬天算是淡季还是旺季?别在这儿跟我顾左右而言他,店里到底出了什么事。”吴彻明瞪了刘俊一眼,刘俊头一低,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来。
吴彻明站起来,刚准备重新开始一轮质问,疏桐就指着账本,对他道:“明哥哥,有人把这几页撕掉了。”
“……撕了?”吴彻明接过账本,仔细一看,还真是被人撕下了数页,再抬头看了一眼一脸心虚的刘俊,把账本摔在他面前。
“到底是怎么回事。”
眼看已经隐瞒不下去,刘俊开始浑身发抖,不敢抬头去看吴彻明。情急之下,竟然“扑通”一声朝吴彻明跪了下去。
“吴老板,您可千万要救救我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