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27章 蜃界邮差(1/2)

榕城终年雾气缭绕,旧巷的砖墙浸润出墨绿的苔痕。陈默踩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、全身都响的老旧单车,车筐里塞满挂号信、催费单与五彩促销广告。他是榕城最普通的邮差,唯一的特别,是他那张木讷的脸很少显露情绪——无论是老太太无理取闹的斥责,还是小孩塞给他的廉价水果糖。

但这天,雾气浓得出奇,像化不开的灰棉絮。陈默迷了路,拐进一条从未见过的旧巷尽头。一座突兀的建筑伫立眼前:飞檐翘角被厚厚的霉斑覆盖,牌匾斜挂着,字迹漫漶不清,只勉强辨出“xx邮站”的轮廓。空气里弥漫着陈腐纸张混合着某种奇异的、如同雨后菌菇般的湿润甜香。

“送错了地方啊……”陈默自语,正准备掉头。吱呀——那扇仿佛被虫蛀空的大门突然自己开了条缝,一只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、枯瘦如鸟爪的手伸了出来,手里攥着一封信。信封很轻,泛着淡淡的米黄色,没有任何字迹,封口处盖着一枚褪色的、模糊似章鱼的红色火漆印。

“今日签收。”门缝里传来一个嘶哑、不带任何起伏的声音。

鬼使神差地,陈默接过了那封“无字信”。一股冰冷的滑腻感瞬间从信封渗入指尖,仿佛活物。木门砰地关上,再无动静,只留下那菌菇般的甜香萦绕不散。陈默低头,手中的“无字信”信封上竟浮起一个名字:榕溪巷27号,李守仁(寿限三刻)。

榕溪巷27号是一座破败的老院。开门的是个佝偻的老头,浑浊的眼睛盯着陈默:“谁的信?”

陈默递出无字信:“您的。李守仁?”

“是我。”老头嘟囔着接过信,枯指摩挲着空白的信封,竟愣在原地,一滴浑浊的老泪毫无征兆地滚落,砸在信封上。

“爷爷?”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从屋里探出头,担忧地看着他。

就在泪珠触到信封的瞬间,异变陡生!那封无字信竟像吸水的海绵,瞬间将泪珠吸入!旋即,信封表面无端晕染开一片深沉的、近乎凝滞的暗褐色污迹,像一块干涸的血渍,又像一团凝固的墨块。陈默脑中“嗡”地一声,无数混乱、尖锐的片段碎片炸开:

*昏暗的煤油灯下,一个年轻男人(李守仁?)颤抖地在欠条上按下手印…

*大雪封山,病重的女人咳嗽着推开男人试图喂药的手,眼神死寂…

*棺木入土,男人扑在冰冷的土堆上,手指抓出血痕,喉间挤出的不是哭嚎,是绝望到极致的气音…

一枚被当了银元的老银锁照片在炉火里蜷曲…

无边的愧疚、刻骨的无力感、如同溺水般的窒息感……瞬间淹没了陈默!这根本不是记忆,是剥开岁月硬痂后,直接从心脏里挖出的、滚烫的、带着血腥气的痛苦浓缩!

“呜……”李守仁猛地佝偻下去,紧紧攥着那团污渍的信封,泣不成声。他像个孩子,对着陈默抽噎:“谢谢…送它来…压了几十年…痛…终于…轻了点…”

陈默逃也似地离开。身后,小院里传来的,是老人断断续续但如释重负的哭声。而陈默的指尖,那冰冷的滑腻感还在盘绕,木讷的脸第一次露出了剧烈喘息后的惊悸与茫然。他似乎…递出了一块别人心里腐烂的痂。

陈默开始收到更多“无字信”。信无一例外来自那“诡邮站”,收信人遍布榕城:卖花婆对夭折女儿隐忍的思念;沉默的汉子因少年失手误杀伙伴而背负半生的血腥梦魇;酒鬼藏得最深的那次背叛爱人后的悔恨……

每一次触碰签收,陈默都如堕冰窟。信像饥饿的水蛭,贪婪吮吸收信人最深刻的伤痛凝结的“泪水”或“汗珠”,瞬间污染变脏。而陈默被迫同步体验那痛苦的汹涌洪流,像被投入焚化炉又瞬间拉出的铁块。送信之后,那些人如同卸下枷锁,哪怕生活依旧困顿,眼神却多了光亮。陈默却愈发沉默,木讷的外壳下,沉淀着旁人无法察觉的、混合了众多痛苦的灰烬。

他试图将一叠“污信”塞进路边邮筒,邮筒却剧烈痉挛般抖动,将污信尽数吐出。他试图烧毁一封,火焰却被无形的力量强行扑灭,信纸冰凉完好。

“邮差…自有邮路…信自有归处…”那个菌菇甜香中的嘶哑声音偶尔在他送完特别沉重的信后,会在雾气里低语,仿佛无处不在的监工。

一次深夜,追着一封标注“午夜子时”送达的污信(收信人是个即将自杀的破产商人),陈默再次闯入浓雾弥漫的诡邮站区域。这一次,大门虚掩。强忍着心悸,他推开了门。

邮站内部极大,空间感扭曲。没有柜台,没有邮政用品,只有望不到头的、布满孔洞的木质货架。货架上堆叠的不是包裹,而是一个个蠕动的、鼓胀的灰褐色纸袋,无声地颤动着。邮站深处,一个穿着仿佛清末样式、纸扎人一般僵硬袍服的“人”背对着他站着。那“人”毫无生气,细长的手指正小心翼翼地修剪着一盏悬浮在空中的、散发着微弱苍白光芒的纸灯笼。灯笼里没有灯芯,灯壁内部流淌着雾气般的流体。货架深处,更多灰暗的影子在雾霭中沉默飘荡。

“嘶…来早了,信奴。”纸扎袍服的“人”并未回头,声音干涩如摩擦的枯叶,“污信未满,时辰未到。”

“你是什么东西?!为什么要我送这种信?!”陈默质问,声音却因恐惧干涩。

袍服纸人慢慢转过身。它的脸是一张白板,没有任何五官,只有用细细的红色墨线描绘出的、诡异僵硬的微笑轮廓。

“吾乃‘蜃’,暂掌归墟邮站。”它的“脸”微微偏向陈默身侧的货架,声音空洞,“‘信’非吾择。乃此城未了之债、未诉之苦、未偿之痛自凝而生,择人而寄。吾等…只收归流,如河入海。”它的手指轻轻滑过旁边一个不断鼓胀收缩的污秽纸袋,“汝等所弃、所压、所求遗忘之物…乃归墟给养。”

它空洞的“脸”转向陈默,那红线描画的嘴角弧度似乎更深:“汝非寻常邮差,身无浓欲,心门微隙…恰为‘信通’。痛过即忘,汝之幸也。”

“幸运?”陈默看着自己布满细密灰色斑驳痕迹的手指(那是多次触碰污信的残留),想起那些痛苦洪流席卷时的感受,“拿走别人的痛苦…填满这个鬼地方?这叫什么归墟?!”

“蜃”不再言语,只是缓缓举起了手中那盏苍白的灯笼。灯壁里流淌的雾气骤然加速旋转,映照出邮站货架深处堆积如山的蠕动纸袋,以及更深邃、仿佛隐藏着无数扭曲阴影的黑暗轮廓。空气仿佛被压扁,某种难以名状的、饱含饥渴的低频共鸣钻进陈默骨髓。

强烈的直觉警告陈默:不能再待下去了!他几乎是踉跄着退了出去。门外浓雾依旧,邮站大门无声紧闭,菌菇甜香浓烈得令人窒息。

榕城开始变得“干净”。吵架的少了,斗殴的少了,甚至街角那对为鸡毛蒜皮能骂一天的婆媳都变得和颜悦色。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奇怪的“空”与“淡”。人们不再关心社区旧事,老榕树下聚了半个世纪的棋局散了,百年老店的传承故事再无人讲述。连李守仁家的小孙女画出的花,色彩都褪成了寡淡的灰。城市像褪了色的照片,只余动作与呼吸。

陈默承受的压力达到极限。他成了痛苦的“管道”与“容器”,木讷的面具下,裂痕丛生。他开始在梦中看到无数被“蜃”吸入邮站的污秽纸袋,那些被抽离的痛苦化作了滋养邮站深处黑暗粘稠物的养分。每次醒来,他指尖的灰斑就更深一些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@笔下文学 . www.s6088.com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