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510章 制研署(1/2)

“凌大人...凌大人..李姑娘来了,别睡了!快起来!”

“凌大人,李姑娘来了!”

凌七一惊,一个鲤鱼打挺利索站起来,茫然的四处张望:“我师父来了?她在哪?”

“你洗干净点, 去梯田找她。”

凌七搓了搓脸,清醒了几分,一口拒绝:“我不去!”一定是水泥配料用完了,师父才想起自己,哼!他才不去!

小兵见他这样,也没多劝,转身离去,他还有事呢,李姑娘说,这次他们立了大功,一人奖两担粮,两身羊皮大袄,若不要这些,可以去卫所,找李清坤领十两银子。

但这,不是他高兴的地方。

他高兴的是,从今日起,他们这群人从卫所独立出来,同司农署一般,独属李姑娘管,这个被人捂鼻嫌弃的地方,今日有了名,叫制研署!

专门研发各种增产的地肥。

在这里上工的人,年俸十两,他是二十两。

除此,上十天休五天。

就图这上十天、休五天,他要干到老...

看着陈福跟个傻子似地离开,凌七有点懵,十分不得劲,他怎么不劝劝?说不定多说两句,自己就跟着离开呀。

那他要不要离开?

一会师父会不会亲自来请他?毕竟他这么重要。

李云溪才没空请他呢,她忙着跟李云泽一起抓鱼。

本该割稻谷前抓的鱼,邓鹏嫌弃小,没动地里的鱼。

今日各个村长、里长进城商量秋税之事,李云溪索性带他们来梯田这边参观参观。

邓鹏站在田埂上,给他们讲如何在田里养鱼。

“田坎挖高一点,附近最好有沟渠....一定要等到秧苗过膝才能放鱼。”

“邓大人,什么鱼都可以吗?”

“嗯,鲤鱼、鲫鱼都可以!”

“那它们吃什么?”

“湖漂最好,若没有,你们去找一点,小虾米也行,若有米糠之类的,也可以洒点,一亩地,鱼苗不要放太多...”

“....”

好几个沿河的村长没兴趣,但福山镇、绣山镇的村长、里长听得兴致盎然,原先村民还能进山搞点肉回来,自难民一来,别说山中野物,连野菜也见不到一根。

水渠每个村都有,还是村连着村的水渠,连通禹溪河,他们根本不缺水,若学了这个,年初往田里放点鱼苗,至少秋收时,桌上也有个荤菜呀!

直到凌七自个想通,冲了几桶水,来梯田找李云溪,这群人还在问各种养鱼技巧,邓鹏不厌其烦的讲。

众人从问鱼,问到这一批稻谷的收成。

这个邓鹏真不知道,李云溪也不知道,她是打算等稻谷全部晒干后再称重,瞧这日头,最多晒五天。

刚好那时,她从官窑回来。

“师父,这次,我不想待在官窑!我不想配料。”

“我们不去配料!”

凌七动作一僵,竹排瞬时没了动力,停在河面上。

“你干啥,划船呀!”

看着脱了鞋玩水的两人,凌七问:“师父,既不备料,那干嘛还去官窑?”

秋风潇潇,李云溪回头,莞尔一笑:“我去打铁!”

打铁?

打铁需要去官窑打?城中不是有铁铺吗?

“快点!天黑前必须到!”

若不是打不过,凌七真想撂挑子不干,叹了口气,认命的划船...

但听到李云溪给他讲如何打铁,铁水中加入其他矿物,会发生什么反应,以及怎样才能做出世间一等利器,他觉得自己早该认命。

这么好的师父,是他该拒绝的吗?

“师父,我怎样才能知道它里面的碳量?”

凌七的话,打断李云溪的高谈阔论,她一愣,沉默了一会,才说:“自己去感受,我能一眼看出,等你瞧多了就知道。”

凌七哦了一声,盯着火炉,再次问:“师父,它还要烧多久?里头的硫、磷我除了使劲捶,就没其他办法去掉吗?我力气不够大呀...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@笔下文学 . www.s6088.com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笔下文学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