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除了天上飞的、地上跑的、水里游的,还有甜点。
甜点也不是沈清棠做的。
今日她是“客”,不需要动手,只需要试吃。
有鲍螺,不是海鲜,是用奶油、酥油加上羊脂和蜂蜜做成的点心。
阁老饼,米面混搭的点心。
还有艾窝窝,就是江米裹上黑芝麻等调味馅。
……
三百多道不同的菜、主食和甜品。
沈清棠从头尝到尾,每样只吃一小口,就已经吃饱。
难怪皇家贵族吃饭时都吃两口就不吃了。
搁不住菜品多。
沈清棠喂饱自已还顺带喂饱了两个孩子。
小糖糖不认生,人越多越开心,眉飞色舞的。
放在地上,没多久就爬的找不到人。
除非有吃的诱哄。
小糖糖是个小吃货,不过她才八个多月能吃的东西不是很多。
沈清棠拿根鸡腿,撕掉上边大部分的肉,只留根不太干净的骨头就够糖糖啃半天。
不是沈清棠苛待她,小糖糖不知道饥饱,肚子圆滚滚的还要吃,只能让她磨牙。
相对来说,果果还是太矜持。
给什么吃什么,不给也不要。
要抱就抱,不抱自已坐一边也能玩。
大概就是这种高冷的性格吧!
随爹!
小糖糖就不一样了,异常合群。
像这种场合,少不了大大小小的孩子们。
小孩子的适应性真的非常强。
大人们还在努力克服彼此地域语言差异和生活习惯时,小孩子们已经能玩到一起。
男孩子们爬树、玩官兵捉强盗等游戏。
女孩子们扔沙包、踢毽子、过家家等偏静的游戏。
自得其乐。
其中也有跟糖糖果果一般大或者略大点儿、略小点儿的小娃娃们,在大孩子的看护下,晃晃悠悠的玩。
老百姓带孩子,什么时代都不会太精细。
不忙的时候还好,忙起来带孩子唯一的标准就是安全的活着。
有些人家孩子多,往往老大看老二。若是老大能干活,就老二看老三,以此类推。
糖糖会自动加入这些跟她年纪差不多的孩童中。
她讨喜,也不吝啬,手里的玩具或者吃食格外舍得给其他小朋友。
其他小朋友也乐意跟她玩。
沈清棠看着多少有内疚。
她整天东奔西跑,两个孩子也跟着她东奔西跑,连个同龄玩伴都没有。
不过这种内疚就是一个做母亲本能想给孩子更好而产生的。
转瞬即逝。
毕竟,两个孩子如今才八个月,哪里懂什么是玩伴?
再大一点儿的话……这不山谷里都建了村?还怕到时候没小朋友吗?
村里人除去做饭的、看孩子的、去地里干活的,大都在场院这边忙活。
干活的壮劳力们,也都扛着锄头、镰刀等回家,洗手换衣服再过来。
而那些没有军属的将士们,都是统一列队带过来,还得自带碗筷。
人太多,没那么多碗筷。
九月的北川,晚上有些冷。
将士们来了之后,点了几十堆小篝火和几堆大篝火。
没办法人太多,一堆篝火可不够用。
又在场院附近放置了些火把,整个场院附近照的亮如白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