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高爔看向他们,一共二十一人。
这里的人都是招贤馆的成员,他们看到朱高爔走了进来,纷纷站起身,然后目光落在朱高爔的身上。
这一瞬间,朱高爔看到了他们投过来的尊敬的眼神。
“诸位先生,请坐!”
朱高爔做了一个手势,让所有人坐下。
众人纷纷落座后,朱高爔环视一圈,发现大部分都是四五旬年纪,而最年轻的估摸着也有三十岁。
“诸位既然愿意为本王效力,本王定当不负诸位,日后若能建功,必定重赏尔等。”朱高爔微笑着说道。
他接着问道:“本王想要一批人才为本王出谋划策,不知道诸位可有意助本王的?”
他说罢,静待答复。
屋内寂静无声,大家互相打量着。
半晌后,终于有人鼓起勇气,站起来说道:“大王,我等自然愿意帮助大王。只是我等才疏学浅......”
“无妨!”朱高爔摆摆手,示意他坐下。
这个人有些激动,坐下后便继续说道:“在下曾经游历过各处,也读过不少古籍,对治国之事颇有心得。只是在下才疏学浅,恐怕难以胜任......”
其他人纷纷附和。
他们大部分都是科举失意后,才来到关西的,连举人都不是,如何能够治国。
朱高爔点了点头,看似随意的问道;“敢问先生名讳?”
“回禀大王,在下姓李。”
“李先生,你等刚才所说的治国之道,本王都觉得一针见血,实乃有才之人,再说进招贤馆也不是是人都要,你们经过考验才留在这里的,你们的能力已经得到认可。”
他说完便静待答复。
李先生沉吟良久,拱手道:“在下愚笨,若是大王不弃,我愿意为大王效死!”
有了第一个,就有第二个!
很快这剩下的二十一个招贤馆成员都成了朱高爔的人。
朱高爔专门为他们在王宫外院寻了一处偏殿,用作办公场所。
接着,朱高爔便让人将自己书房的奏折都搬到了这里。
道:“诸位,这里都是燕国现在问题所在,尔等可相互讨论,然后拿出一个总的问题,和结论给本王!”
“本王相信你们!”
朱高爔将这些东西交给他们后,便也没有在书房待了,可算是能过自己的日子了。
在偏殿中,二十一人看着这堆奏折,眼中都是坚定。
李先生说道:“大王不以我等卑鄙,竟将此等重任交给我们,我们一定不能让大王失望!”
“不错!”
来到后院,沐薇已经去工业园,只有胡倩云等女在玩三国杀。
朱高爔也不去打扰她们,在旁边找个躺椅就坐了下去,拿着在书坊买的话本就看了起来。
这本书,还是有点吸引力的。
而一旁的韦嫣然早就关注到了朱高爔,当她看到朱高爔手中话本的名字后,顿时变得有些不自然了。
“韦大小姐,到你出牌了!”